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开门炮不等于开门红
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,中国各地不少单位和企业按照传统习俗,在大门口外燃放鞭炮讨好彩头,祈愿新年开门大吉、生意兴隆。但同时也给环境和清洁工们带来了不少压力。
“开门炮”是春节文化中的一项传统民俗,大年过罢,一元复始,按照传统习俗,民间各行各业都讲究个开门大吉,希望通过燃放“开门炮”迎来一个“开门红”,期待新的一年来财源广进,诸事顺遂。但在近些年,这一民间传统习俗的弊端正日益显露。一方面,燃放“开门炮”的范围进一步扩大,从商家蔓延至企事业单位、党政机关;另一方面,燃放“开门炮”的规模越来越大,不少人在燃放“开门炮”时都抱着一种攀比斗富的心态,争相比拼看谁家的“开门炮”声音更大、时间更长、价格更贵。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,而且还严重污染了环境,带来各种社会问题。
仅以2012年春节年初七为例,杭州市区,开门炮一上午“惹火”6起,被开门炮“逼”进医院的人也不少,一位孕妇险些流产,一位小伙爆震性耳聋,呼吸科的病人增加两成。在银行聚集较多的庆春路和凤起路,一个上午的鞭炮清扫量有五六吨。因为开门炮,杭州市区的空气质量也迅速下降,当天早上七点的PM2.5值浓度在20微克/立方米,在开门炮大量燃放的八点到九点间,数值上升很快。过了九点,最高PM2.5值已经达到80微克/立方米。
如果我们能理性、客观地看待问题,就清楚生意成败与事业吉凶,与“开门炮”没有必然联系。放炮图个好彩头,表达一种美好心愿这也无可厚非。但是一些单位和企业由于对“开门炮”的过度迷信,动辄花费数千数万元燃放烟花爆竹,不仅耗费钱财,更是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,而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可能让美好愿景变成悲剧。
商店经营者和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,要想“开门红”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,要靠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,而不应把希望寄托于烧钱的“开门炮”上。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更应做好文明、低碳生活的表率,移风易俗、摒除过度燃放“开门炮”的陋习,这也是作风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。